下面,我将从外貌描写的写作要点方面,谈谈我的一点见解:
1、不要面面俱到地描写,要抓住外貌的特点。
就人的外貌而言,从头发到脚,如果是面面俱到地写,大约几千字也写不完。但遍看古今中外的好文章,从来没面面俱到地写人物外貌的。
究其缘由,只在于文章不同于照像。照像是客观地反映人物外表;文章却只须求主观地抓住人物特点来写,而人物的外貌特点,一般也就只有一两方面,或者是几方面,但绝不是人物外貌的所有方面。
所以,对于初涉写作的学生,若存在面面俱到地描写人物外貌的状况,指导师应准时给予纠正,并引导他掌握抓住外貌的特点写作。
2、力求简洁明快,防止繁冗赘余;知识性的东西不要写。
有一名初初中生在习作中如此写道:“乌黑的头发下面长着两道浓黑的眉毛,眉毛下面长着一双黑而明亮的大双眼”。这个例句中:头发下长着眉毛、眉毛下长着双眼、两道、一双,都是人所共知的知识性东西,写出来等于废话,只能使文章产生繁冗赘余的反成效,是非常不应该写的。若改作:“乌黑的头发,浓黑的眉毛,黑而明亮的大双眼”,就简洁明快多了。
3、不可以随便、盲目地写,写作要有目的性。
文章是一个系统,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,即中心。可以说,文章的内容、写法、结构,无不是为了表现这一核心的。
因此,作为文章一部分的外貌描写,势必是要为表现文章中心意旨服务的,这就是写作的目的性。也就是说,需要文章中的外貌描写,不可以随便、盲目地写,要尽可能依据表现文章写作意旨的需要,增删取舍。
这一写作要点符合“记叙文详写略写三原则”的基本原理。
4、特定情境下的外貌描写,更具备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在文章中,最能表现出写作意旨的地方,总是都是被作者预设了特定情境的地方。比如:在冰冷泥水中插秧的情境,表现农民的劳苦;在大风烈日尘灰的情境中,表现建筑工人的艰辛;在风雨的情境中,表现人物心情不佳;在优美情境中,表现人物情感的真善美;在困难孤立的情境中,表现关心与帮助等......
在这种特定情境下若能运用外貌描写,并且使外貌与情境相融合、相映衬,如此,总是更有益于表现写作的意旨,更具备表现力与感染力。其成效要远胜于对人物孤立、静止的外貌描写。
总之:只须把握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要点,在写作中,就能使你笔下的人物面貌清爽、灵动、鲜活,使你的文章更具备表现力和感染力。